央廣網北京4月18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《全球華語廣播網》報道,昨天(17日)下午,北京市舉行水價調節聽證會,25位聽證代表都同意上調用水價格。兩套調整方案,有6位同意方案一,17位同意方案二,有兩位提出新的方案,一位建議細化分檔,另一位建議按人口計算。看來,漲價已成定局,接下來就看是怎麼個漲法了。
  對於水價,各國通常要考慮通貨膨脹水平和社會承受能力,進行宏觀指導性干預,由政府機構,或供用雙方委托機構,或供水單位做出調整水價的決策。
  比如,英國水價的制定是在充分考慮用戶承受能力的基礎上,完全按市場經濟條件下投入和產出模式運作,確保回收成本,並有適度盈餘,國家設定一個價格上限進行宏觀調控。
  >>美國:水費連年飛漲
  而美國的水價形成機制多種多樣,普遍採用的是服務成本法。這些年美國的水費可是沒少漲,2013年,主要30個大城市當中,水費同比上漲7%。
  《全球華語廣播網》駐美國特約觀察員龐哲:住在公寓樓的民眾水費是公寓管理費結合在一起,所以只見管理費連年飛漲,卻不知道其中有水費上升的原因,但是住單獨居屋的民眾水費就要單獨上交,就會很明顯的感到水費上升的壓力,有的地區水費上升超過電和煤氣價格的漲幅,民眾也怨聲載道,有人還試圖集體簽名請願政府管制水費上升。
  此外,美國很多老舊失修的用水、輸水管和廢水排泄管道經常破裂,導致大量漏水,公用公司和水公司就要增加成本大手筆投資修建新設施,這種費用也就會被公用公司計算到用水成本當中去。
  >>德國:私有水廠水價漲不停
  德國的水廠因為所有制不同,所以水價也分為兩類,國有水廠供水價格平穩,私有水廠的水價總漲個不停。
  《全球華語廣播網》駐德國觀察員薛成俊:德國的水資源比較充沛,而且分佈也非常均衡,供水由各地的供水公司負責,而這些供水公司根據自身的性質不同,在價格的制定上也會有很大差異,比如公有供水公司定價權由城市部門掌握,相對來說比較低廉,而且平穩,作為民生保障之一,不會出現大幅漲價。
  而柏林的供水公司實行了自由化,將定價權交給市場,結果就使得水價不斷上漲,百姓怨聲載道,直接導致了去年的重新國有化公決,雖然絕對多數的投票者都表示贊成,但是也有沒有達到法定投票率,沒有能獲得通過。
  現在,德國的生活用水與工業用水的價格差距不大,但是將來,工業用水的定價將會大幅上調,用水大戶直呼壓力不小。
  薛成俊:對於水價,德國各地根據當地的水資源以及成本等差異而不同,比如德國目前的飲用水都是添加臭氧消毒,比通常的氯消毒成本高很多,雖然德國各地飲用水硬度差異較大,但是絕對都經過嚴格的過濾和消毒,可以直接引用。工業用水相對來說,水質不如生活用水要求高,但是,價格比生活用水要高1%左右,將來要漲到高15%到20%左右,很多工業用水大戶現在就已經感受到了危機。
  >>澳大利亞:每個家庭平均年水費不超4000元
  居民總體的水費負擔並不算太高。雖然公寓樓只有一個總水錶各戶平攤費用,但是並不會有人故意浪費。
  《全球華語廣播網》駐澳大利亞觀察員胡方:在澳大利亞,水費的計算通常包括兩部分,一部分是供水服務費,另外一部分是污水處理費,在2011年到2012年,澳大利亞每一個家庭平均年水費不超過700元澳幣,約合4000塊人民幣。
  有意思的是,澳大利亞獨門獨戶的房子是一戶一個水錶,但是公寓樓通常都用集體水錶,整個樓房只算一個統一水費,然後均攤到每一戶人家去。這是因為幾十年前,由於成本考慮和技術原因,一戶一個水錶花費太高,所以都是一個樓一個水錶,這種習慣沿襲至今,哪怕是最新的公寓房,目前仍然是一棟樓一個水錶。
  因為節約用水的觀念從小就已經養成,根據統計,整個公寓樓平攤用水的方式,使得每一戶人家的用水量反倒比一戶一個水錶來的更少。
  >>亞洲:家庭用水水費占平均家庭收入3%以內
  日本、泰國、新加坡、印度尼西亞等亞洲國家都明文規定,家庭用水水費應在平均家庭收入的3%以內,較為特殊的菲律賓則是把大部分水費轉嫁給富人和用水大戶,城市居民用水採取“服務成本+用戶承受能力”的定價模式。  (原標題:掃描各國水價:美國連年飛漲 澳洲家戶每年4000元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f02afrz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